首页

舔鲍鱼视频

时间:2025-05-23 11:19:08 作者: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成绩单”亮眼:向未来加“数”奔跑 浏览量:17991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谢雁冰 李纯)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26日在北京表示,加强人文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支柱。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李群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有上述表示。

  李群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加强人文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人文交流重视的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这种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这种精神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哲学理念相契合。因此,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构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支柱。

  李群表示,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国际人文交流,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中国也积极开展人文交流,目前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了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之间的合作。

  李群还说,这十年,中国还与世界各国合作举办了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中国的文物专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古城、柬埔寨吴哥窟等6个国家11处开展了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中国还与24个国家开展了44项联合考古工作,已经促成1800多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李群表示,中国今年还发起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同时成立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举办了“欢乐春节”“茶和天下”雅集等全球文化品牌活动,实施“你好!中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和文化丝路计划等。“这些工作都大大促进了国际的文化、文物、旅游的交往,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李群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国政府努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为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将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传承发展人类智慧和文明,做出应有的努力。(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中方项目进行一周年成果展示

记者了解到,北京八中西便门东里校区有1700多名初二、初三学生,学生多、校区小,为解决学生课间一刻钟的运动场地问题,学校充分利用空间,为同学们设置了室内外乒乓球台,施划了多处羽毛球场地,设置“共享器材架”、体育游戏角等。课间,同学们可以挑选喜欢的方式尽兴撒花儿。

小新带你看世界丨美国堪萨斯城里的中国元素

报道指出,民进党当局如此“花好花满”,加之多项跨年度执行的特别预算,其继任者将被迫承担超过1万亿元的必须开销。这将大幅压缩财政调整空间,影响正常施政和民生福祉。

粤黔协作加速“维C之王”刺梨产业升级 助农增收

萨迪格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在非洲发展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在农业领域,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及其项目,中国和非洲国家讨论并达成了协议,中国在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改良种子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援助。对于非洲来说,农业非常重要,它保障了人民的粮食安全。它提供了就业机会。它还能通过生产来丰富经济。现在中国还在帮助非洲改进农业产品,以便出口到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中国在关税方面对非洲农业项目产品进入中国提供的优惠待遇也大有帮助。在教育领域,现在中国为成千上万的非洲学生提供奖学金,这些学生以后将在非洲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商务部:将与越南加强双边贸易合作

目前,琼州海峡各港区运力充足。停运期间,所有过海车辆不要前往港口,已购停运时段船票可退票或改签至前后通航时段。有过海需求的司机、旅客可通过“琼州海峡轮渡管家”、“铁路轮渡”微信公众号预约预购船票,凭票有序进港待渡。(完)

中新电竞对话无畏——迷雾漫漫,终有明天

在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上,中国经验和非洲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一方面,中国拥有成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是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非洲国家正在努力推进工业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潜力大,迫切需要高技术人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